龙华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 金币:0购买金币
  • 等级:免费会员
  • 浏览:
  • 下载:
  • 时间:2022-03-13
 
龙华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原文资料下载点击报告下载(免费)

 
 
 
 
 
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局
2021年5月

  录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挑战
(一)发展基础
1.创新要素实现量质齐升
2.产业结构加快高端转型
3.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4.创新成果实现首创突破
(二)存在问题
1.前端高端资源仍存在差距
2.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偏低
3.产业结构层次还不够高端
4.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不完善
5.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欠缺
(三)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2.面临挑战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定位
1.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先行区
2.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3.深圳“中优”战略的区域合作主阵地
4.硬科技“双创”高质量发展生态区
(三)发展目标
(四)实现路径
三、重点技术领域
(一)数字技术
1.5G
2.物联网
3.大数据与云计算
4.人工智能
5.区块链
6.工业互联网
(二)电子信息
1.新型显示器件
2.新型电子元器件
3.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
4.集成电路
5.高端软件
(三)智能制造
1.智能装备
2.智能工厂
(四)生物医药
1.中药
2.创新药
3.生物药
4.精准医疗
5.高性能医疗器械
(五)其它技术领域
1.新材料
2.新能源
3.金融科技
四、主要任务
(一)加速高端科研载体建设,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及核心技术攻关
(二)加速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三)加速新基建新场景建设,构建以数字经济为主抓手的新经济
(四)加速开放融合创新合作,构建以“中优主阵地”为主的协作网络
(五)加速一流创新环境建设,打造硬科技“双创”高质量发展生态区
(六)加速高精尖缺人才集聚,构筑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向往之地
(七)加速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提升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效
(八)加速创新企业结构优化,打造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聚集高地
(九)加速创新资源空间优化,构建重点片区一体化差异化大格局
(十)加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营造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市区联动
(二)增强政策供给
(三)强化资金支持
(四)优化空间保障
(五)完善监督评估机制
 


“十三五”期间,龙华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积极培育和引进各类高端创新资源,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生态与创新创业氛围,科技创新实力及在全市位势明显提升,带动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十三五”与“十四五”交接时期,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香港出现持续社会风波,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进入攻坚期。2020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大规模蔓延,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产业链与价值链重构,中美“贸易战”和“科技脱钩”愈演愈烈,对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为“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龙华区作为深圳后发的产业大区,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先天性创新基础薄弱,“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形势更为严峻。同时,“十四五”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双循环”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圳收获多重国家战略利好后的红利集中释放期,为龙华区科技创新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十四五”将是龙华区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龙华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打造深圳北中心的关键时期。面向全局和未来,立足于更高定位,加快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科研生态环境,加快成果转移转化,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是龙华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划,制定龙华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作为未来五年全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3.《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
4.《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
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6.《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发〔2016〕4号);
7.《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
8.《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规划(2018-2035年)》;
9.《中共中央 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意见》;
10.《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
11.《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
12.《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13.《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规划(2019-2025)》;
14.《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15.《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方案》(深府〔2018〕84号);
16.《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
17.《深圳市龙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二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挑战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是龙华区设立行政区加速发展的起步期,依托“深圳中轴”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集聚等优势,龙华区持续强化创新要素投入,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水平实现跨越发展,对全区产业和经济带动效应明显,实现由“制造大区”向“智造强区”和“产业创新主力区”方向的稳步升级。
截至目前,龙华区已基本完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2020年目标值,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亮眼成绩。其中,截至2020年底,龙华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比2015年翻三倍,稳居全市第三位;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47.5亿元,规模居全市第四(大鹏新区不参与排名),占GDP比重42%,全市第三,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1%),;截至2020年底,累计引进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4个,累计立项人才个人创业项目15个;2020年,专利申请量37760件,较2015年增长280%,占全市比重12%,位居全市第四位;发明专利申请量6324件,较2015年增长175%,位居全市第五位。
表1:“十三五”龙华区科技创新目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十三五”初期(2015年底) “十三五”末期(2020年底) 5年增长率
1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 % 1.84 2.94(2019年) 60%
2 专利申请量 9928 37760 280%
3 发明专利申请量 2301 6324 175%
4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88 2734 365%
5 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8.2 42 131%
6 累计引进省市创新创业团队 5 24 380%
7 各类高层次人才 301 1483 393%
8 市级以上创新载体 32 125 291%
9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册数 4 28 600%
10 众创空间 4 39 875%
 

1.创新要素实现量质齐升

创新型企业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底,龙华区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34家,比2015年翻三倍,稳居全市第三。全区上市企业2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4家,数量占全市1/3,涌现了中科飞测、乐聚机器人等一批拥有先进技术的中小科技企业,以及普门科技、星商等以独角兽、瞪羚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高成长企业。
高端科研院校陆续引进。2020年,全区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研发机构16家,其中,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4家、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3家、区重点研发机构3家,高层次科研机构占比近半,实现基础科研类机构数量零的突破。新引进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拟选址九龙山片区),实现高等教育零的突破,为龙华区源头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撑。
高层次创新人才规模集聚。截至2020年底,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集聚深圳市级及以上高端人才和龙华区“龙舞华章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483人,累计引进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4个,立项人才个人创业项目15个。累计建成院士工作站4个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6个,为高端人才集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各类创新载体加快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创新载体125家,较2015年增长近三倍;其中国家级2家、国地联合1家,省级68家,市级54家。2019年以来连续获批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广东省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广东省智能化精密工具创新中心、广东省岭南药材资源与现代中药制造创新中心等4家省级创新中心,广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获批升级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为全市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级创新中心,高水平创新载体的落户,将极大赋能生命健康和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2.产业结构加快高端转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龙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047.5亿元,较2015年增长129%,规模居全市第四,占GDP比重为4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1%)4.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已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的格局,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63.5亿元,占战兴产业增加值的60%以上。
各细分新兴领域加快发展。龙华区已形成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前其产值规模近四千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六成。集聚了富士康、利亚德等一批领先企业,富士康2020年位居世界500强第26位、全球科技公司第4位,天马微、泰衡诺、利亚德入选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扎实。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扎实,形成以汇川技术、杰普特等企业为引领的国内知名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初显。形成观澜高新园、银星科技园、锦绣科学园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园区,初步形成以华润三九、国药致君为龙头带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先导产业发展潜力凸显,富士康已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前瞻布局,荣获“世界制造灯塔工厂”,入选国家级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龙华区持续引入深圳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研究院(龙华)、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等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机构,并获批建设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深圳市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核心基地,引进腾讯共建产业区块链先行试验区,为数字经济布局奠定了良好开端。

3.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完善。九龙山数字城-福民创新园片区、观澜高新园片区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发展版图,围绕重点区域发展,龙华区编制高新区龙华园区综合发展规划及园区专属政策体系、梅观产业创新走廊发展规划等,构建了产业、创新和空间多规结合的更具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体系。修订完善《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修订)》,新增承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产业化项目,分层次引进建设区重点研发机构,构建更为完备、高效和精准的政策扶持体系。2020年全年共资助项目1757件,资助金额达5.27亿元,较2015年增长近三倍。出台《区级重点研发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市龙华区创新载体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政策,为重点研发机构、创新载体规范发展提供重要引导。在全市率先发布《龙华区关于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产品与服务暂行办法》,推出创新产品政府首购等一系列惠企政策。
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加快完善截至2020年,全区拥有各级孵化载体、创客服务平台80家,较2015年大幅增长627%。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4家,省级众创空间试点2家,市区级众创空间33家(市级13家,区级2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7家(市级11家,区级16家);区级科技企业加速器5家。逐步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梯次培育发展格局,为创新创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重要支撑。
双创活动数量和层级大幅提升。2020年龙华区共举办创新创业活动8宗,备案14宗。其中,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龙华区预选赛暨第四届龙华区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龙华分会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或活动质量明显提升,逐渐构建起人才大会、创投会、深创赛等多样化赛事活动体系,形成了具有龙华特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4.创新成果实现首创突破

知识产权成果稳步增长。2020年,龙华区专利申请量37760件,较2015年增长280%,占全市比重12%,位居全市第四位;专利授权量26997件,较2015年增长227%,占全市比重12%,位居全市第四位;发明专利申请量6324件,较2015年增长175%,位居全市第五位;PCT申请量430件,较2015年增长167%,实现快速增长。
核心技术和先进产品取得新突破。杰普特光电的激光器核心技术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自主研发生产了国内首个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垄断局面;顺络电子生产的片式氧化铌电容、新型片式电感器、跳频滤波器,实现对日本村田的国产化替代;微创医学科技推出中国唯一符合美国FDA认证的630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动力肿瘤治疗仪;雷迈科技研发的荧光诊断定位系统获得国内发明专利,为国际首创;中科飞测的半导体前道产品实现了国产设备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检测设备在高端市场的空白;主打“免疫与溶瘤双重治疗”的亦诺微医药公司目前已成功完成五轮融资,其自主研发的溶瘤病毒产品T3011成为全球第一个在中、美、澳三国同期开展临床实验的溶瘤病毒产品。2020年亦诺微获评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亚太地区十大生物科技初创公司。
(二)存在问题
虽然龙华区在“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有较大提升,取得一定突出成效,但由于先天资源基础较为薄弱,仍然存在前端和高端创新资源存在差距、研发投入水平偏低、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端、区域创新体系不完善、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欠缺等问题,制约未来发展提升。

1.前端高端资源仍存在差距

创新型企业与先进地区差距仍然较大。除富士康外,缺乏其他高科技型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不足。龙华区国高企业数量相较南山区、宝安区仍差距明显。高校院所和高端科研装置严重不足。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资源和大科学装置方面仍是空白,虽引进了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以及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新设基础研究机构落户,但仍需一定建设和成长周期,短期内难以形成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有效供给。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截至2020年底,龙华区累计引进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4个,与南山区、龙岗区相比差距较大。龙华区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也不足,24个省、市创新创业团队中,仅有3个为区内成长起来的团队,多数团队依托单位为区外高校或研究院。高端创新载体差距还比较大。截至2020年底,龙华区市级以上创新载体125家,国家级创新载体仅2家。其中,开展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前瞻性技术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数量较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创新技术服务需求。

2.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偏低

2019年龙华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9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9%),低于龙岗区、南山区等先进地区,整体研发投入水平偏低。一方面是由于缺乏高校和大型科研院所支撑,另一方面主要是龙华区部分现有的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企业主要业务模式为代工生产,研发投入水平低于全区及全市平均水平,对供应商的技术提升带动有限,无法整体高效带动产业链上的创新研发。

3.产业结构层次还不够高端

从全区主导产业来看,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主要集中于代工、低工艺制造、配套等低端环节,代工生产环节产值占比达85%以上;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药品生产制造环节,产值占比也达80%以上。关键技术研发、核心元器件制造企业占比较少,产业结构整体偏低端、利润率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2020年,龙华区PCT专利量仅430件,居全市第七;有效发明专利密度40.7件/万人,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9件/万人);专利也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领域,高质量技术成果缺乏。中低端为主的产业结构无法保障科技创新资源供给的同时,又难以为科技成果提供有效下游应用支持,供需双向抑制创新活动。

4.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不完善

科技创新政策引导效果不明显。龙华区新修订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刚刚印发实施,对新增领域的扶持和引导效应不够凸显。在各类规划中对于自身定位不够明确,与其他兄弟区相比差异化、特色化不足,未能聚焦于某个重点区域全力打造出在全市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开放性的公共技术平台欠缺。区内大型企业建立的平台以内部自用为主,创新行为和成果在场内封闭、溢出效益不大,难以改善全区整体创新生态。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健全。由于缺乏高校和科研院所,区内的产学研合作生态难以构建,大部分企业需要与市外和省外高校开展合作,面临对接渠道和平台缺乏、需求匹配难、沟通不顺畅等问题。创投资源集聚度不够。缺乏大型知名的创投机构和天使投资机构,整体行业集聚度不高,社会资本和风险资本投资活跃度不足,难以支撑和服务初创型企业和新经济产业的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尚不成熟。大型知名的科技服务机构缺乏,科技行业组织、协会、技术联盟等发育也不充分。知识产权方面,缺乏全区性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公共服务平台,不利于引导和保护知识产权创造活动。

5.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欠缺

在全市对外区域合作中优势不突出。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中,宝安、南山处于深圳与广州、中山、珠海等珠江西岸城市对外合作的前线,龙岗、坪山处于深圳对东莞、惠州等东部城市区域合作的前线,福田、南山、罗湖处于深圳对香港和海外合作的前线,边缘区域合作频繁,而龙华区处于深圳几何中心,在大湾区合作背景下成为深圳对外合作的腹地,难以成为全市区域合作布局的重点支持对象。缺乏与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周边区域协同创新发展长效合作机制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下,龙华区的中轴区位和北站交通枢纽等优势尚未发挥,与周边区域尚未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重大战略参与度不足。缺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发展合作平台目前引进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广东省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创新资源大多都处在发展初期,短期内无法起到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效果,尤其是在牵头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合作平台上,还有较长的探索期。
(三)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科技创新战略升级带来技术突破和科技合作机遇。全球来看,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产业之间加速交叉融合,不断创造未来产业新蓝海。龙华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和智能制造等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将迎来技术与市场突破、动能换挡加速等巨大历史机遇。全国来看,国家把“坚持创新”提升到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高度重视前端源头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自立自强被放置到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地位。深圳作为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黄金发展期,迎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主阵地、中央授权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科技资源倾斜和制度突破利好,也为龙华区争取改革试点和布局更多重大科技资源带来机遇。同时,龙华区与光明科学城、西丽湖科教城、深港创新合作区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大支点相邻,并直通香港、东莞等大湾区城市,为龙华区集聚、联通和共享港澳和周边世界级高端科技创新设施和创新资源,加快应用基础研究突破、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联合攻关等带来重要机遇。
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到来带来创新型产业转型机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突破,“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持续迸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正加速到来。龙华区数字经济基础优势和先发优势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基础雄厚,激光器、电感器等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G、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先导产业发展潜力凸显,拥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圳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研究院(龙华)、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等数字经济领域高水平科研院所,引进腾讯共建产业区块链先行试验区,并率先制定出台《龙华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启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引擎等,为数字经济率先布局奠定了良好开端。数字经济时代的加速来临,将为龙华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产业体系构建创造重大市场机遇。

 2.面临挑战

国际资源链接障碍和创新活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间技术封锁不断加剧,特别是美国针对中国电子产业、信息及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加税,对本国高端产品实施出口管制,精准打压我国高科技产业。深圳及龙华区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在贸易和科技战中首当其冲,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面临断供危机,严重威胁龙华区高科技产业的供应链安全,给龙华区制造业带来巨大的脱钩风险。同时,中国经济正在经受史无前例的结构性因素(新旧动能转换、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重构)和周期性因素(疫情全球蔓延、资产暴跌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多重夹击,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龙华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冲击,企业普遍面临效益下滑、供应链断裂、社会竞争加剧等问题,实体经济疲软继而引发的需求不足,不利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自身创新能力的短板未能为迎接数字经济的来临做好充分准备。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动力之源,数字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龙华区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足为高质量、高标准发展数字经济带来巨大挑战。目前,龙华区在全市重大战略版图中地位不够突出,缺乏具有全市影响力的科技核和创新节点。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深圳有4大核心创新平台和15个创新节点,龙华区仅入选1个节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大核心节点亦未有龙华区分布;全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广东省实验室在龙华区布局仍是空白;虽有深港合作便利的交通条件,却未能上升至全市或国家深港合作区,未能获取与河套、前海相同的政策授权等,拖累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此外,龙华区科教、政策、项目等高端创新资源布局不足,导致创新竞争力弱。龙华区还面临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健全、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欠缺、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高质量创新企业规模不足、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不足、科技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未能充分奠定全区“十四五”期间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的先发优势。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最新指示和“十四五”规划的有关部署,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战略机遇,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严格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建设“深圳都市核心区”的目标,全面完善创新链条和创新生态,为深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挥中轴支撑作用。
(二)发展定位

1.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先行区

立足龙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优势和先发优势,紧扣“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主线,依托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和社会民生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建成具有全国示范引领效应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地、示范应用地和实践标杆地,助力深圳打造全国领先、全球一流的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城市。

2.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依托龙华区雄厚的产业基础、中轴核心区位优势和华南最大高铁深圳北站枢纽优势,充分发挥九龙山省级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与国家高新区政策叠加的双重优势,以政策配套为支撑,以创新创业活动为引导,聚合多样化产业生态链,全方位拓展国际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形成国内外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和科研成果汇聚、落地、产业化的一站式转移转化全通关服务,率先营造全要素与全链条的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3.深圳“中优”战略的区域合作主阵地

落实深圳“中优”战略,发挥龙华区全市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区域联动便捷优势,深化区域开放合作。以梅观产业创新走廊和龙华区高新园区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为抓手,对外深化港深莞惠区域合作,对内联动兄弟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加快打造成为全市都市核心区、中央活力区,担当区域协同发展主阵地,为高质量推进深圳均衡一体化、实现大湾区引领作出龙华贡献。

4.硬科技“双创”高质量发展生态区

立足龙华区工业大区的制造基础,加快产业链融合创新发展,夯实硬科技高端制造的生态支撑。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硬核”领域,以杰普特、汇川等硬科技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构建产业链协作关系、产业集聚群落和创新协同生态,在产业孵育载体建设、“双创”人才集聚、政策制度创新等方面构建面向硬科技创新创业新蓝海的完善服务生态,探索高精尖科技赋能“双创”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创新动能。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龙华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能力实现大幅跃升,培育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更加完善,加快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区。
——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资源集聚程度和质量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资源逐渐集聚,对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支撑基础愈加坚实。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00家,集聚若干数字经济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和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创新载体180家,累计引入各类高层次人才不少于2000人,每年新引进科研机构1-2家,累计集聚科研机构不少于21家。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通过领军企业带动在部分细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兴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0%、专利申请量不少于560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少于94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688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达到50%以上。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数字经济领域,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打造若干应用示范标杆,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环境愈加优越。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若干在全市具有首创性和标杆性的科技政策。创新创业空间载体建设加速,氛围营造更加优越,到2025年,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35家以上、众创空间达到45家。加快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引进1-2家技术转移机构,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2:“十四五”时期龙华区科技创新发展主要目标

类型 序号 指标 十三五末期值(2020年) 十四五目标值(2025年) 五年增长率
科技创新资源 1 市级以上创新载体(家) 125 180 44%
2 各类高层次人才(人) 1483 2000 35%
3 累计引进省市创新创业团队 24 32 33.3%
4 科研机构(家) 16 21 31.2%
5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 2734 3200 17%
科技创新能力 6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2.94 4.0 36%
7 专利申请量(件) 37760 56000 48.3%
8 发明专利申请量(件) 6324 9400 48.6%
9 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数年均增速(%) - 10 -
10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件) 430 688 60%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42 50 19%
创新生态环境 12 科技企业孵化器(家) 28 35 25%
13 众创空间(家) 39 45 15.4%
 
 
展望2035年,龙华区整体创新能力跻身全市先进行列,在全市及大湾区的创新位势进一步巩固提升,助力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端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和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形成若干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的产业集聚、示范应用等方面领先全国,建成具备一定特色的数字经济先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生态实现国际化发展,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创新创业活力愈加迸发,创新支撑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成为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都市核心区。
(四)实现路径
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前瞻布局数字基建,打造深圳数字经济先行区。抢抓“双循环”战略机遇,加强半导体、5G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提高数字经济等重要产业链的抗冲击韧性,实现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加快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发展动能。以建设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和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以工业富联工业互联网平台、腾讯云产业区块链联盟为抓手,以产业扶持政策为支撑,吸引优质项目落地,率先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加速“数字基建”前瞻布局,构建服务龙华、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数据智能基础设施体系。依托大湾区中轴区位优势,联动东莞智能制造资源和香港技术资源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条,通过稳链补链强链控链,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围绕城区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打造数字技术示范应用的场景实验室,以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支撑城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推动城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手段和模式等,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龙华。
完善科技服务生态,强化资源联动导入,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健全科技服务生态,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科技金融、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引进一批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平台,打造区域性创新资源交易市场。强化区域资源联动与导入,发挥广深港高铁枢纽优势,为香港、澳门及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创业项目、人才团队在内地的转化孵化提供首站服务。积极协同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在应用基础研究、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人才培养输送等方面建立转移转化合作渠道,打造全市原始创新成果的中部转化腹地。全方位拓展国际合作渠道,搭建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创新成果在龙华区转化路径,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锻造核心区域品牌,融入湾区发展版图,打造全市“中优”主阵地。挖掘龙华区域特色,集中优势资源,打响环深圳北片区的国际名片和环观澜湖片区的创新产业名片,擦亮梅观产业创新走廊的科技招牌,以点穿线带面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集聚。积极融入大湾区区域发展版图,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周边兄弟区协同创新发展长效合作机制,构建以龙华区为中心,南北东西两横两纵的区域合作版图:南北向链接香港的产业、人才、资金等高端创新资源,与东莞、惠州共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高地;东西向联动南山龙岗等兄弟区协同创新,联动坂雪岗华为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共同构建数字经济全链条产业体系。
提升创新孵化效能,营造要素自由流动生态,打造硬科技“双创”高质量发展生态区。夯实硬科技创业根基,大力提升宝能科技园、锦绣科学园等园区内孵化载体创新支撑效能,完善标准化孵育体系,推动孵化载体改良运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升级为国家级孵化载体“预备军”。推进龙华区科技创新中心(红山6979)、龙华区科技创新中心(观澜湖)、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探索推进区级三地科技规则衔接事项,促进港澳“硬科技”创新创业资源与龙华区的高效对接,推进深港澳青年人才交流合作、创新创业。加强杰普特、汇川技术等领军型硬科技企业的培育与引导,鼓励其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延伸等方式放大其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的溢出效应,孵化培育投资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塑造开放创新产业链生态环境。

三、重点技术领域
根据国家、市、区产业发展政策导向,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结合龙华区现有技术基础,按照“扬优势、补短板、抢前沿”发展原则布局龙华区重点技术领域发展方向——在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一)数字技术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重点突破5G、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核心技术,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据化,打造“数字龙华”。

1.5G

支持企业在5G核心设备、芯片及模组、射频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5G与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支持企业开发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5G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支持5G在智慧教育、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慧家居等生活领域的场景应用,打造一批场景体验中心。依托富士康、宝能汽车、天马微电子等企业,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智能网联汽车等工业领域的应用,打造一批5G应用示范标杆项目。

2.物联网

加强射频识别、传感元器件、北斗终端、基带芯片、无线传感器等技术攻关,重点突破网络通信技术、感知技术、传输技术、处理技术、系统集成、软件技术等支撑技术。探索物联网技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自动化、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领域的创新融合应用。

3.大数据与云计算

依托平安数据中心和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建立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展云计算大数据解决方案研发应用服务。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重点突破大数据获取与质量保证技术,挖掘技术、存储与管理技术,处理与分析技术、融合技术、集成技术、安全技术等关键技术,促进数据共享和流通。支持企业研究云计算系统、云平台基础软件、云操作系统和云数据库等核心产品,重点突破云操作系统体系结构、云安全等理论和技术。

4.人工智能

理论层面,重点研究深度学习、类脑智能计算、跨媒体感知计算、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理论等理论。技术层面,加快云端智能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突破新一代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主无人系统、智适应学习、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形成成熟、完善的技术体系。应用层面,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交通、安防、医疗、教育等领域深度应用,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智能医疗等领域。

5.区块链

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率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税务、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依托深兰科技等企业,成立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大力发展区块链底层技术,在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侧链与跨链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推动成立区块链安全检测中心,强化区块链企业和项目的技术安全和风险防范解决方案研究,加大安全审计、防御部署、漏洞检测等领域研发力度。依托腾讯在区块链领域的技术和应用优势,建设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和应用场景,加快突破区块链基础设施、底层平台、服务平台、应用组建。

6.工业互联网

推进工业富联、树根互联、蘑菇物联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建设及服务提升,鼓励企业加强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分析、工业微服务、应用开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研发。加强制造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升级改造工厂内网络,研发、部署IPv6、5G、NB-IOT、工业PON、Lora、eMTC等相关产品并投入应用。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建立工业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和标识解析系统。
(二)电子信息
立足龙华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厚植制造业发展优势,大力推进新型显示、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软件等领域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支撑产业实现自主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新型显示器件

加大触控与贴合整合技术、TED触控及显示技术、触显一体化技术、SPR技术、柔性显示、SED显示、3D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攻关。加快突破曲面、折叠、柔性等关键技术,支持AMOLED模组、全面屏、触显一体化模组等显示类型产品研发。布局量子点、全息、激光、印刷OLED显示等前瞻性显示技术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2.新型电子元器件

提升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绿色化、高性能新型电子元器件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能力,重点突破微机电器件、高频器件、磁性器件、微波器件、敏感器件、新型光电子器件以及高精度、高可靠性传感器等新型元器件核心关键技术。

3.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

发挥富士康等行业龙头企业作用,开展ICT芯片设计、移动终端组件、网通设备组件、服务器组件、车联网通信模块及组件、移动终端集成制造、网通设备集成制造、服务器集成制造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水平和发展质量。支持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行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实现转型升级。

4.集成电路

依托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加快推进第三代半导体开放研发平台建设。做大做强龙华区半导体产业园,重点攻关氨化镍、碳化硅、硒化锌等核心半导体材料及芯片,加快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新结构、新功能材料及器件、配套关键材料及装备技术等技术。加强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产品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的应用。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鼓励企业面向前沿设计应用开发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和关键IP(知识产权)核,为高端芯片研发提供技术支撑。面向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对芯片的新要求,研发设计射频芯片、高精度传感器芯片、信息安全芯片等高端通用芯片。突破极低功耗电路设计技术、高性能多核异构SOC设计技术、超大规模超高性能FPGA及其开发工具设计等核心技术。发展高密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的芯片封装技术和 SOC 芯片、高速器件接口测试技术。

5.高端软件

依托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大力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础软件与系统。强化工业软件的集成和互操作能力,研究异构系统集成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工业仿真软件核心算法。研发以应用为中心嵌入式软件系统、实时数据库、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工业软件。
(三)智能制造
发挥龙华区制造大区产业优势,深入布局机器换人,以网络为纽带、数据为驱动、装备为支撑、应用为抓手,打造中国制造品牌示范强区。

1.智能装备

围绕感知、控制、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重点突破先进感知与测量、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建模与仿真、系统协同、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设备自诊断与修复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加快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推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装备(产品)中的融合应用,促进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研发、设计和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

2.智能工厂

在智能生产领域重点突破3D打印技术、均衡混流生产技术、生产流程自动化3P技术、智能调动技术、智能优化技术、现代工业工程技术等技术。在智能管理领域推进MES(制造执行系统)、APS(先进生产排程)、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数据管理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在集成优化领域强化网络协同制造以及工业大数据制造过程的智能预测和控制,突破模块化技术、仿真优化技术、智能检测技术和智能化嵌入式软件。
(四)生物医药
加速中药、创新药、生物药、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研究精准医学、智慧医疗,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远程会诊、辅助治疗等领域的应用,突破移动医疗、体外诊断、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依托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面向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需求,提升高性能医疗装备研发能力。

1.中药

依托中药口服制剂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岭南药材资源与现代中药制造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支持国药致君、华润三九等企业,聚焦OTC和中药处方药开展新药研制,掌握一批经典名方与创新中药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中药港澳标准及国际标准的研发与应用技术、新药研发关键技术等。结合当前疫情感染防护需求,研制防治疫情中医药。

2.创新药

发挥深圳罗兹曼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院、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华润三九、国药致君、亦诺微等医药企业优势,开展基于新结构、新靶点的创新药物研发,重点突破疫苗分析设计、工程细胞构建、新释药系统及新制剂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创新中药、创新化学药、基因治疗药物等重大创新型药物,面向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及其它重大疾病开展新型治疗探索。

3.生物药

依托翰宇药业等企业,引进培育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靶向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的长效重组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项目及临床急需的单抗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项目。在生物疫苗领域提升人用狂犬病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及联合疫苗的生产及供应能力,鼓励开发重组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产品。

4.精准医疗

加快发展精准医学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检测等技术在新靶点验证、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精准应用,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围绕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疾病等,发展疾病精准干预和治疗的关键技术。

5.高性能医疗器械

依托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加强高性能医疗器械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数字影像设备、临床检验设备、先进治疗装备、健康监测设备等高性能医疗设备及关键部件制造技术瓶颈。围绕健康管理和疾病预警监测、监控、筛查、诊疗、康复等应用领域,开发一批基于移动网络、具备智能感知和远程通讯功能的远程诊疗设备和相关软件,研制一批高性能的医用可穿戴设备和体外诊断设备。
(五)其它技术领域

1.新材料

围绕半导体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新材料领域攻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2.新能源

依托天劲新能源、科达利实业等新能源企业,聚焦高电压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智能化太阳能路灯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以及锂电池均衡控制系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3.金融科技

重点发展互联网金融数据处理技术。支持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技术的金融产品创新。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服务机构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效率,探索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


四、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龙华区围绕“四大核心定位”,以建设“深圳都市核心区”为目标,结合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新形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建设,使龙华区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不可或缺的特色创新优势区域。未来五年,龙华区将按照“打造深圳数字经济先行区、完善科技服务新生态、融入区域发展版图、营造要素自由流动生态”四条路径,着力实施“十个加速”,重点打造“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链,集聚企业、创新平台、人才、资金、政策等全生态资源,促进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推动创新型产业转型、锻造核心区域品牌,助力龙华区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主力区”。
(一)加速高端科研载体建设,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及核心技术攻关
1.实施应用型科研平台建设工程,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
实施高等研究院落地工程。收集与辖区企业保持密切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国内外高校理工院校、研究院名录,争取市级支持,吸引高校在九龙山数字城、鹭湖中心城、北站新城等重点片区设立高校分校或高等研究院,点对点精准引进其师资人才、实验力量、科研成果等资源落地。加快推进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建设,面向电子信息世界科技前沿和龙华区ICT产业发展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将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升级为电子科技大学深圳校区,开展本科教学。到2025年底前,力争引进1-2家高校分校或高等研究院。
实施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工程。全力推动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市级基础研究机构建设,重点聚焦第三代半导体、生命科学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前沿技术攻关。
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围绕龙华区产业发展需求,在北站新城、鹭湖中心城集中规划建设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创新载体,鼓励5G优势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区块链企业建设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支持人工智能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引进,到2025年底前,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院所,设立重点实验室,从中选取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实验室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计划,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到2025年底前,培育市级以上创新载体180家以上。

专栏4-1: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
高等研究院: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由深圳市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联合建设,选址九龙山数字城,面向电子信息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创新,结合深圳市产业发展需求,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引领型研究机构。
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
1.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由深圳大学建设,选址于龙华区科技创新中心(红山6979),重点研究以大数据为代表的计算科学基础理论,开发核心系统软件,打造中国原创的基础软件品牌。
2.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由南方科技大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建设,选址观澜街道永勤玩具厂,重点围绕节能减排、智能制造、信息安全、产业升级等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核心材料、器件、封装和模组领域,主攻第三代半导体前瞻性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直接促进新能源汽车、5G通信和物联网、消费类电子和工业电机、光电子与显示等技术不断发展。
 
2.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有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
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共性需求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在第三代半导体、中药、小分子创新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等工作。加快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其聚焦产业链协同创新,突破高性能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打造医疗器械国之重器。积极推动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和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开放研发平台建设,联合争创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广东省智能化精密工具创新中心、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广东省岭南药材资源与现代中药制造创新中心等3家省级创新中心建设,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要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到2025年底前,争取在优势领域新建5个国家级创新中心、5个省级创新中心。
积极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鼓励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在高性能医疗器械、中药、小分子创新药、高端精密工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到2025年底前,支持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达60项。
推动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鼓励激光器、电感器、集成电路封测设备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发挥关键共性技术的转化应用,推动重大装备、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部分国产化,并争取形成行业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引导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在数字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领域共同组建若干“创新联合体”,整合科技、产业、人才等专项资金,一技一策突破关键技术。到2025年底前,力争专利申请量不少于560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少于94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688件。

专栏4-2:技术攻关重大项目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1.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由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迈瑞医疗等单位联合组建)建设,选址银兴科技园,将持续围绕与医疗健康密切相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需求,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和生命体征监测、先进治疗、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重点方向,着力提升我国高性能医疗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为生物医疗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创新技术和设备,完成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活动,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2.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由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申报创建,选址观澜街道永勤玩具厂,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前瞻引领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从材料、器件到应用系统全链条全体系的技术、人才、平台供给和配套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5G通信和物联网、消费类电子和工业电机、光电子与显示等技术不断发展。
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1.广东省智能化精密工具创新中心:由国家精密工具智能制造创新联盟(工业富联牵头)建设,选址富士康科技园,引入行业龙头企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汇聚全国精密工具与智能制造的优势资源,以核心技术开发与高端人才培养为基础,攻克国家高端精密工具与智能制造行业“卡脖子”。
2.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由深圳市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信立泰、华润三九、坤建创新药物研究院等11家单位共同组建)建设,选址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观光路130176号银星智界,采用“公司+联盟”的创新运营模式,重点开展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代谢疾病类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着力突破药物绿色合成、高端晶体以及缓控释制剂等共性关键技术,未来将孵化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药物。
3.广东省岭南药材资源与现代中药制造创新中心:由华润三九、香雪制药、和顺本草、深圳市华开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9家单位共同组建,选址于观澜高新园华润三九科创园。创新中心将整合业内优质创新资源,完善中药创新链和产业链缺失环节,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专注岭南药材资源与现代中药制造,聚焦岭南药材资源研究、配方颗粒及中药精制饮片开发、经典名方与创新中药研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中药港澳标准及国际标准研究等研发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通过联盟进行项目孵化、技术转移,引领中药制造先进实用性与颠覆性关键技术的发展,全面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推动中药制造转型升级。
企业技术攻关重大项目
1.中药口服制剂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由华润三九建设,项目建设周期3年(2020-2022年),中心围绕产业特色与优势,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关键技术与装备等瓶颈问题,围绕中药微丸技术、胃肠分溶技术、中药固体防潮技术、中药质量标准提升技术、中药控缓释系统等五个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2.国药致君创新研究院:由国药致君建设,项目建设周期5年(2020年-2025年),拟在现有市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通过改造、扩建升级现有研发平台,打造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创新研究院。创新研究院将以创新为驱动,以临床需求为触点,仿创结合,快速推进现有品种的一致性评价,择优开发高端制剂(改良型创新药)、择机进入创新药研究;将持续深耕抗感染治疗领域,布局特色专科领域(非甾体抗炎药、心血管用药以及呼吸系统用药等)、保健品和医美/生美产品,发展儿童用药;将立足全球视眼,打造国内、国际联动的研发体系,推动国内、国际协同发展,推进自主研发产品的国际化注册和国际国内共线申报。
3.高性能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研发:由汇川技术建设,项目周期2021-2025年,选址龙华区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汇川技术总部大厦,重点攻克机械自适应、诊断技术、环路控制算法、核心工艺技术、高速总线1G技术等核心技术,攻关安全系统的解决方案及系统仿真设计,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伺服系统。
4.新型数据库系统项目:由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建设,将致力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从数据库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出发,攻克技术和系统难题,打造从核心理论到关键系统都是中国原创的性能指标国际领先的新型数据库系统,2年达到Oracle 80%关键性能,5年新业务领域实现重要功能、性能指标超越,提供源头技术,引领产业创新,凝聚产业生态,加速国产数据库系统产业集群化发展和规模化应用,强化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数据库系统的“卡脖子”问题。
5.基于本体论与知识图谱技术的自学习智能数据中台:由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选址于宝能科技园,项目周期2019-2024年,总投资约3500万元。项目基于所构建的领域本体与行业知识图谱,重点构建数据治理融合系统、面向行业的领域本体、基于本体的知识图谱,最终建设一个自学习、多层次的智能数据中台。利用数据中台能力,企业及政府可以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减轻数据分析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信息部门的工作效率,实现业务的流程化、自动化、智能化。
 
(二)加速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3.建立具有龙华特色的科技成果线上对接平台
加强与深圳市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对接,探索建立龙华区重点产业科技成果对接平台。聚焦5G通信关键材料及应用、小分子创新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共性需求,面向国内外创新主体集中发布“需求清单”、征集“供给清单”,通过搭建产业技术攻关在线平台、利用国内外知名科技创新交易及发布平台、开展线下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联合科研攻关,并对具有突破性、原创性、引领性的攻关成果给予资金奖励。
4.探索建设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依托梅观产业创新走廊,发挥其区位和交通优势,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港澳及海外等高端创新资源深度联动,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经济等重要领域,打造“九龙山数字城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智造中心、鹭湖中心城环鹭湖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新增长极。用好深创赛、“国际通”等平台,积极引进港澳以及海外创新创业团队、优质项目,规模化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落户龙华。到2025年底前,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
5.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环境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计划,在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中增设“科技成果转化扶持”项目,对区内创新主体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开展科技交流合作、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成果转化活动给予资金奖励。探索建立中试生产车间共享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将中试车间、设备、工人等资源进行有偿共享。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争取国家授权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开展技术转移学历教育,培养一批专业技术经理人。鼓励由技术经理人牵头,引入技术工程师、产品经理建立“成果转化铁三角”团队,共同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广东省智能化精密工具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专栏4-3: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大项目
1.罗兹曼大湾区生物医药基地:由深圳罗兹曼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院建设,选址银兴科技园,围绕国际前沿创新药物研发热点,专注基因治疗领域,积极引进海外原创生物医药项目,搭建转化创新平台,打造集“新药探索”“中试生产”“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于一体、高度专业的创新药物研发及孵化集聚的全产业链园区和基地。
2.国际智能医疗技术转移中心:对接光明科学城脑解析与脑模拟、精准医学影像以及东莞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创新研发资源,共同探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案;促进企业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引导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为企业技术转移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三)加速新基建新场景建设构建以数字经济为主抓手的新经济
6.推动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建设
建设数字经济特色园区,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细分领域,积极创建名园、名企、名品一体化的高端产业园区。加快引进数字经济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及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链。依托九龙山数字城和观澜高新园,高标准打造湾区领先的数字经济总部基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两大数字经济示范基地。依托富士康产业园、清湖科技园、宝能科技园、锦绣科学园等专业化园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5G、区块链等领域形成一批应用创新示范。推动龙华区区块链先行试验区、产业区块链联盟、九龙山数字城5G产业集聚区、鹭湖清湖5G场景应用示范区、三一科技园、粤港澳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底前,在数字经济领域打造一批具有龙华特色的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
7.创建数字经济技术应用良好环境
立足龙华实际,紧盯国际前沿,围绕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实验与应用需求,在北站新城、鹭湖中心城、九龙山数字城等重点片区率先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技术社会实验室”,为实验室产品雏形提供真实市场反馈和宽松监管环境,实现新技术研究试验、技术验证和示范应用的场景创新。向上级争取授权,在上述片区实行更高创新风险容忍度的政策设计,加快政府非涉密数据资源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主体公开。积极推广新技术产品的应用,打造“黑科技首验”型政府,在龙华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加大黑科技公共产品的采购力度,成为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首次应用场景。到2025年底前,搭建10个以上应用场景体验中心和多个不同主题的场景实验室。
8.打造一批数字经济技术的场景应用集群
立足双循环发展格局高度,鼓励区内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充分把握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红利,推动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打造受国际社会和国内市场认可的数字化产品或服务,以数字经济优势高质量推进龙华双循环发展格局。选取“区块链+”场景应用集群,率先推动“区块链+企业数字化管理”“区块链+公共健康” 等应用场景先行先试,赋能产业发展。抢抓新时期下“区块链+金融”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产业区块链联盟作用以及与腾讯合作优势,积极引入金融科技企业和项目,打造“区块链+”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高地。拓展5G技术应用新场景,发挥龙华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基础优势,依托相关领域龙头企业,争取推动5G+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5G+医疗、5G+智能网联汽车、5G+智慧园区等应用场景落地。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开展智能医疗、无人工厂、智慧工业互联等领域应用示范。到2025年底前,在5G、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培育一批重点场景应用。
9.加强支撑数字经济产业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龙华区基础设施短板和产业现实需求,以应用为导向,在北站新城、九龙山数字城、鹭湖中心城等重点片区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龙华区公共服务及大数据中心、龙华传媒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引导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科技企业主动介入新基建建设,创新商业模式、产品和应用场景,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创新新基建投融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通过规范推动“新基建+PPP”模式、发挥产业引导基金带动作用等方式,广泛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投资项目。
10.加速数字技术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数字技术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优先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集成电路等领域重点打造“数字+战兴产业”融合发展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底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达50%。发挥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以政府采购专业咨询服务的方式,为传统企业免费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专业服务,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传统企业运用新技术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为传统制造业赋能,依托工业富联、树根互联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升级为国家级示范基地。实施“母工厂”战略,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研发创新、技术改进、工艺创新等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引导龙华制造业企业转型为母工厂,建设成为面向外地生产性分支机构的“及时支援站”、先进制造系统优化的平台工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孵化工厂,确保核心研发与生产性研发功能留在龙华。到2025年,探索建设一批“母工厂”。

专栏4-4:数字经济重大项目
1.智慧龙华:由龙华区政府与华为共同推进龙华区数字经济发展及“智慧龙华”建设,依托龙华区产业大区优势、工业计算和平台联接能力,以及华为“鲲鹏和昇腾”的核心创新能力,共建全场景智慧龙华。
2.产业区块链联盟:由龙华区政府与腾讯共建,抢占“双区建设”和“新基建”发展先机,围绕“湾区尖兵,国际一流”目标,依托全球资源,共建产业区块链联盟,全面打造区块链产业生态体系。未来基于双方政策及技术优势,将共建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应用场景,共创区块链国家创新研究中心以及区块链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园区,吸引一批区块链企业和项目落户龙华,加速区块链产业在龙华汇聚。
3.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依托工业富联、树根互联网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基于5G与工业互联网的共性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推动5G+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示范,加快工业互联网等物联网产业为传统制造业赋能。
4.新一代AI智能数据中心:由深圳市宝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新一代基础设施、智能节能系统、AI计算加速系统等,以满足人工智能企业在AI训练和推理方面的算力的需求。
5.宝德计算机自主安全计算机研发生产基地:由深圳市宝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建设,以计算机整机研发、生产为核心,联合核心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服务等产业链企业,推动产业资源快速整合,形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全产业链供给能力,打造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标杆。
6.龙华区半导体产业园:选址观澜街道永勤玩具厂,由龙华区政府整体租赁,积极引进半导体产业机构和企业,打造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培育为一体的龙华区半导体产业园。目前,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已落户龙华区半导体产业园。
 
(四)加速开放融合创新合作,构建以
11.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产业合作
基于后疫情时代国际新形势,紧抓中日韩自贸区、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契机,面向龙华区科创发展需求,加强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科技合作,打造具有龙华特色的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国际通”项目,在“国际通·英国站——中英创新行动计划”基础上推出德国站、法国站、日本站、以色列站等,搭建国际化产业协作平台;探索出台“国际通”项目专项资助政策,助力更多海外高科技成长性企业落户龙华。学习借鉴上海交大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共建智能制造项目中心的合作模式,深化深圳龙华-德国合作,鼓励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广东省智能化精密工具创新中心等科研院所,探索与德国弗劳恩霍夫、莱布尼兹等德国先进科研机构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探索与以色列合作打造深圳中以孵化基地,吸引以色列创新成果到龙华进行转移孵化,并成立中以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基金投资引进以色列创新技术项目、创业团队等。争取市级支持,用好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等平台,对接日韩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探索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韩(深圳)科创园等平台,加强在新型显示、电子材料、半导体等电子信息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SGS等国际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办事处。到2025年底前,争取与2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引进一批国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2.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全面推进与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探索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拓展至北站新城,探索与港澳科技创新规则衔接和合作机制改革。加强与港澳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合作,在华南物流园、南大门片区等北站新城重点区域探索建立深港澳数字经济成果转化合作示范区。鼓励各类创新主体与港澳全面开展创新合作,探索在北站新城共建国际产业园、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园、创新创业中心等平台,建立“港澳引进孵化+龙华加速产业化”的合作模式,研究制定港澳机构和个人在龙华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积极推动与莞惠合作。依托梅观产业创新走廊,发挥其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强与东莞中子科学城科技合作,共建一批应用型科研机构,探索基础研究设施共用共享机制;与塘厦、凤岗共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创新合作机制,统筹兼顾区域整体利益和各地发展诉求,打造区域合作样本;依托观澜版画村等文化产业基地,加强与惠州开展数字消费、数字文旅产业合作;与莞惠开展产业创新协作,加强产业链条协同和职能错位分工,在观澜街道北片区探索建立以智能制造、汽车电子、消费电子为核心的深莞智造协同示范区。
13.强化与兄弟区协同创新
推动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与南山、坪山、宝安、龙岗四个园区合作,建立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分工的合作机制,构建深圳国家高新区各园区的创新协同与联动发展网络。推动龙华园区的清湖-富士康片区、观澜高新园片区与龙岗园区的坂雪岗科技城片区协同发展,打造坂雪岗-观澜创新集群区,重点联合富士康、华为等龙头企业,与龙岗共同打造世界级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推动上升为国家级平台。争取市级支持,探索与南山、坪山、宝安、龙岗四个高新园区联合设立深圳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为高新区产业和科创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以及富士康等龙头企业,与华为、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等兄弟区龙头企业或高水平科研单位共建产业联盟或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区域间资源共享、同研同进和产业协作,并争取科研成果在龙华区转移转化。

专栏4-5:开放合作重大项目
1.国际通项目:由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联合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等第三方主办,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数字创意科技、金融科技、医疗科技等主题,在国际通·英国站“中英创新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持续推出德国站、法国站、以色列站、日本站等对接活动,搭建国际化产业协作平台,对接国际资源,高效实现资源匹配。
2.粤港澳智能医疗大数据中心:联合香港中文大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大数据实验室,建设粤港澳智能医疗大数据中心,共享经过脱敏处理的医疗大数据资源,建设全湾区统一、开放、共享的生物样本库、健康大数据中心和数字化临床研究网络,推动临床医疗数据标准化和院际间数据开放互通。
3.深莞智造协同示范区:围绕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产业,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北大门为深莞制造协同核心区,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核心基地。
 
(五)加速一流创新环境建设,打造硬科技
14.打造龙华特色创业孵化体系
打造平台生态型企业孵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硬科技创业三位一体的龙华特色创业孵化体系。大力发展平台生态型企业孵化模式,鼓励富士康、汇川技术、顺络电子等龙头企业向平台生态型企业转型,形成与自身核心业务相互依托、共生共赢的孵化生态,对平台生态型企业可按其孵化绩效给予新增纳税部分返还支持。鼓励和支持区块链技术应用型企业围绕场景应用建设相应的孵化器,依托腾讯建设区块链孵化器和区块链发展研究院,加速引进腾讯相关孵化加速机构的初创型企业资源,打造国家级区块链创新中心。优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加快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龙华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区。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为依托,在九龙山数字城、观澜高新园、鹭湖中心城打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区块链等硬科技创业试验区,吸引创新团队和人才带技术落户,实现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到2025年底前,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35家以上、众创空间达到45家,孵化载体实现质量型发展。
15.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实施“研发中试计划”,加强行业共性的研发、中试、测试平台的投资建设。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探索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围绕医疗器械和新药研发等领域,依托深圳罗兹曼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打造新药研发全产业链CRO&CDMO服务平台;依托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深圳市坤健创新药物研究院、广东省岭南药材资源与现代中药制造创新中心,谋划建设高端长效药物制剂研发平台、药物分析研究平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平台、中药研发与智能制造平台。围绕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依托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建设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开放研发平台,构建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围绕5G产业生态体系建设,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建设5G产品认证、应用测试、试验外场、网络性能监测、产业检测分析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产业,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实验室、智能制造研发平台等开放实验平台。到2025年底前,支持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5G等重点产业领域搭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16.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
加强与中国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作,设立龙华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心,打造龙华区“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实体平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全覆盖。推动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打造知识产权区块链交易和保护平台,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孵化运营、投融资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块链+知识产权”生态体系。依托北站新城、九龙山数字城、鹭湖中心城等重点区域产业布局,支持在5G、区块链、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针对龙华区外向型经济特征,探索与香港、澳门等地知识产权第三方机构联合建立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涉外服务资源,为高校、企业及研发机构深入开展国际知识产权合作及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提供支撑。
17.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赛事
推动举办全球性和全国性的双创大赛等科技交流活动,用好国创赛、深创赛等赛事平台,引进、培育全球创新创业项目和创业人才团队。积极争取市区联动,在龙华区建设全市初创高成长型企业俱乐部、企业工场等枢纽性平台组织。依托龙华区科技馆、深圳第二图书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基础设施,推动开展科普导师培训、科普教育、科普主题活动、科普体验等科普工作,鼓励志愿者参与科普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后备军。加强与区教育局、街道社区等部门联动,加大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频次。到2025年底前,举办创新创业活动不少于50宗。
18.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
通过政府增信方式保障创业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享有同等政策环境和市场机会。支持科技创业企业实施同股不同权的股权设计,确保创业者对公司管理权的稳定性。研究制定港澳及外籍青年在龙华区创新创业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港澳青年在龙华区就业创业、居住生活、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问题。

专栏4-6:创新创业重大项目
双创孵化平台:
1.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由区委统战部统筹,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重点在改革创新、制度建设、配套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示范,建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示范标杆,构筑成对接港澳及国际创新资源的前沿阵地,打造成龙华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的创新引擎,与龙华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形成“一中心-多基地”联动发展布局。
2.区块链国家创新研究中心:拟在汇德大厦选取8000-10000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建设区块链孵化器和区块链发展研究院,形成一批区块链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加速引进腾讯相关孵化加速机构的初创型企业资源,确立龙华区块链创新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创建国家级创新研究中心。
3.捷顺科技中心:由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选址龙华区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投资约10亿元,发挥总部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向南承接原特区内产业转移需求,与深圳北总部基地和深圳北金融中心形成片区联动,向北对接香港高校、东莞松山湖科技创新资源,孵化创新企业,打造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自主创新基地、高新人才宜居区。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1.新药研发全产业链CRO&CDMO平台:由罗兹曼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院建设,选址银兴科技园,由罗兹曼负责引入新药研发产业链(早期研发-获得临床批件IND-临床研究-获得新药药证NDA/BLA)上的各类全国领先的服务机构入驻平台。
2.高端医疗器械CRO&CDMO服务产业链平台:由深湾医疗器械转化研究院(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共同发起)建设,选址银星科技园,由研究院负责引入医疗器械企业生命周期(科研&研发-样品制造-实验&验证-临床-申报注册)上的各类全国领先的服务机构入驻平台。
3.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开放研发平台:由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建设,选址观澜街道永勤玩具厂,总投资26.38亿元,将建设为贯穿整个链条的、开放的研发、检测和服务平台,支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发展。
 
(六)加速高精尖缺人才集聚,构筑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向往之地
19.加强人才政策和制度创新
持续优化调整“龙舞华章计划”系列人才政策,以“总量统筹+增量拓尖+存量育优”为目标,突出“高精尖缺”“产才融合”“引育并重”发展导向,分类实施竞争领域和非竞争领域两大领域分层级开发政策。探索跨界复合人才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鼓励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创业特色学院,通过科技攻关项目中不同学科背景人才跨界协作,培养具有协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加大对创业特色学院、人才培养基地等人才联合培养载体的经费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周边区域高校智力资源,密切联系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内高校,探索柔性引才、共享用才机制。
20.大力引进一批高端创新型人才
实施科技人才“攀登者计划”,依托区内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引进和集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外籍专家、国外顶尖名校毕业生。探索“人才+项目+平台”的人才引进模式,以“一人一策”方式重点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及团队。依托“智龙华”人才大数据平台和龙华区海外联谊会,建立“国际引才联络站”,精准对接海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到2025年底前,新引进人才35万人,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0人,累计引进省市创新创业团队达32个。
21.培养和集聚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建立龙华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依托“智龙华”人才大数据平台,搭建急需紧缺人才对接平台,以需求为导向定向精准引才。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集聚高地,面向区块链、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等数字经济领域,制定人才开发目录,精准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人才;加快推进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建设,着力培养5G、集成电路等数字经济领域科研人才、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厚植智能制造人才集聚优势,面向机器人、工业工程装备、智能汽车等产业领域,加快引进和培养掌握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带动制造业高端转型的高层次领军型、技术管理复合型、先进适用专技型和高技能型等四型人才,形成先进制造业人才发展优势。加快生命健康产业人才集聚发展,聚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两大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团队。生物医药领域,面向生物治疗技术、生物药物新产品、基因科技等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项目”引荐模式,加快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医疗器械领域,发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作用,加快引进和培养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到2025年底前,引进和培育一批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的高层次领军型、跨界复合型、技术管理复合型、先进适用专技型等紧缺人才。
22.壮大知识型技能人才队伍
修订技能人才扶持办法,探索实施“顶尖工匠”计划,瞄准新工种、新工艺,大力引进和选拔海内外顶尖高技能人才、青年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建立“首席工匠”制度,将人才认定权利下放给企业,并对企业认定的首席工匠择优给予一定补贴。开展学校与企业“双元制”职业教育试点,鼓励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富士康等校企合作共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探索名企入校开设订单班,培育一批一流技术带头人和新技术应用人才。壮大技能大师工作室、华匠传研所、技师工作站等技能人才培育载体,推动建立“工匠学院”。到2025年底,引进和培育一批“顶尖工匠”,实现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34%,专业技术人才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占比达12%,打造高技能人才强区。
2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人才服务基地和综合体建设,推进环深圳北站国际人才服务圈和环观澜湖教科文国际人才创新圈“两个人才圈”,观澜国际化人才街区、民治国际人才街区等“国际人才特色街区”和未来人才街区建设,整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业孵化组织、人才安居公司、金融机构等组织,提供一站式、多元化、全链条的人才服务,打造高层次人才及科研团队集聚区。优化人才大数据数字化平台,高效整合平台数据获取与用户基础,进一步推动人才数据、政务数据和产业数据的互联互通,积极构建“1+N”人才工作数字化体系。高标准推动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系统化布局专业型人才服务站点,下沉人才服务资源,绘制龙华人才服务地图;塑造有全球辨识度的“龙小智”人才服务标识,储备一支懂服务、善沟通的人才服务专员,实施人才服务整体形象提升工程。优化人才发展配套环境,提供文化熏陶、素质拓展、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加快推动市美术馆新馆、市第二图书馆、区大剧院、区科技馆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底,人才制度体系更加科学有效,人才服务生态更加专业优质,人才发展环境更加开放灵活,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高地。

专栏4-7:科技创新人才重大项目
1.环深圳北站国际人才服务圈:围绕深圳北站枢纽布局国际人才服务载体,充分发挥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深圳北人才党群服务中心、人才绿道、红山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等载体集聚优势,为人才提供国际化人才服务,助力龙华打造“交荟门户,枢纽双芯”。
2.环观澜湖教科文国际人才创新圈:围绕观澜湖智核中心布局人才创新载体,高效协同区域内九龙山产学研基地、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观澜高新园区、人才街区、观澜版画基地、龙华人才研修院(拟建)等教科文资源形成产城联动、双融双促,助力龙华打造链接港深莞区域中轴的“人文智谷、创新高地”。
3.民治国际人才街区/观澜国际人才街区:通过建立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建立国际人才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国际人才企业联系服务机制、组织国际人才招聘会、开展多语种政策宣讲、打造国际化人文生活环境等方式,为国际人才提供就业创业支持,提升国际人才服务水平,打造国际人才街区建设标杆。
4.未来人才街区:聚焦数字经济产业,以“人才+科技创新”为核心理念,营造未来城市人才服务新场景,建成集“高新科技创新、高端产业研发、高端人才聚集、优质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人才集聚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形成聚才“最强磁场”。
 
(七)加速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提升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效
24.加强政府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对接合作
充分发挥龙华区引导基金带动作用,修订《龙华新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增设“双创”子基金,主要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通过收益让利、风险容错等方式,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推动龙华区引导基金区内细分龙头企业、机构合作,联合成立机器人等细分领域专项子基金,围绕龙华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急需发展产业开展基金投资。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采用跟投策略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进行财政资金的股权投资,将股权交由龙华区引导基金公司设立的创业投资子公司代持,负责投后管理和股权退出等工作。
25.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境外融资渠道
紧抓国家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以及深圳“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战略机遇,探索创新举措,支持区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工艺先进、市场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囿于净资产规模,在一定金额范围内借入外债,便捷地获得境外低成本资金。
26.多措并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培育工作,筛选优质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形成上市后备资源库,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登陆创业板和科创板,到2025年底,力争上市企业超过50家。鼓励保险机构发展科技保险、专利保险,争取市支持,优先在龙华区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探索在北站新城规划建设风投基地,积极引入港澳、国际等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研究制定天使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对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所发生的投资损失,给与一定资金补偿。规划建设北站产融结合示范区,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金融等业态,推动金融与产业、科技融合发展。
27.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和证券化试点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发放以知识产权为质押的中长期技术研发贷款。开展龙华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支持项目,由区财政支持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贷资金,对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贷款的科技型企业给予一定的中介费和利息补贴。探索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设立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可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着力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到2025年底,形成若干具有一定示范效应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专栏4-8:金融创新重大项目
1.知识产权证券化:充分发挥企业知识产权的杠杆融资作用,利用小额贷款债权ABS模式,为龙华区内持有知识产权的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效缓解创新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北站产融结合示范区:充分发挥深圳北站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积极打造产融结合示范区“四区两平台”:聚焦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打造金融服务集聚区、金融科技引领区、供应链金融创新区和金融安全示范区;依托深圳科技创新成果,设立区域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依托区块链相关技术,打造创新、持续、精准、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
 
(八)加速创新企业结构优化,打造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聚集高地
28.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及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绘制面向全球的招商地图,瞄准世界500强、全球创新企业100强、行业领军企业,重点引进总部企业、总部工厂和研发总部,做实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链整合延伸。提升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引导富士康、富士施乐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强新兴领域战略布局,支持其向平台型企业转型,通过战略投资、开放资源或自有业务拆分等方式,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布局一批新业态。深化与腾讯等公司战略合作,充分发挥腾讯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先优势,积极引进区块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优质企业和项目。依托美团点评集团,在九龙山片区加快美团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地--园区群建设。到2025年底,力争引进一批国内外500强、高科技跨国公司优质企业,20家10亿级的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以及若干个10亿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产业项目。
29.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
顺应后疫情时代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支持5G、AR/VR、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在线上医疗、AI医疗、工业互联网、无人工厂、在线研发设计等跨界融合的新业态领域,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应用,营造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到2025年底,培育2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以及一批瞪羚企业。稳步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打造“国高企业培育库-国高企业认定库-规上国高企业库”培育体系,对国高企业梯队实行差异化管理,着力培育核心技术能力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到2025年底,累计培育国高企业达3200家。
30.实施“骆驼”企业和“硬科技”企业培育计划
基于“十四五”国际经济形势预判,探索实施具有龙华特色的“骆驼”企业培育计划,围绕龙华区产业特色,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具备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行财务和成本管理、拥有长远战略眼光、环境承受能力较强”的稳健型企业。实施“硬科技”企业引育计划,构建“硬科技产业基金+硬科技场景应用+硬科技企业上市培育”的“硬科技”生态体系,吸引具有原创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落户,建设“硬科技企业共享实验室”,加强对“硬科技”企业技术研究试验和场景示范应用的支持,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到2025年底,引进和培育10家以上硬科技企业。

专栏4-9: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重大项目
1.美团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地--园区群:由美团点评集团建设,拟选址北站商务中心及九龙山数字城片区,计划投资214亿元。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慧消费,引入美团生态链企业,推动智能科技研发园、智能科技产业园和人才培训基地落地。
2.国高培育认定服务平台:探索推动国高培育认定服务平台建设并推广使用,“十四五”期间推广至各街道办使用,借助平台协助街道记录走访企业信息,推送各项政策和培训服务,全面提升政策宣传和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完善国高梯队培育库重点企业信息,开展国高宣传与发动工作等。
 
(九)加速创新资源空间优化,构建重点片区一体化差异化大格局
31.加快梅观产业创新走廊建设
落实全区“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加快推动梅观产业创新走廊建设成为龙华区科技创新主轴和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科技智造走廊。突出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科技服务三大主导功能,围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前沿产业”的“AI+IBM+X”产业体系,打造产值超3000亿元的智造走廊。发挥梅观产业创新走廊中轴区位优势,加强与香港、光明、东莞等区域合作,南北向,加强与香港合作,打造深港国际科技创新转化集聚区;西北向,借力光明科学城、东莞重大科学装置、中山大学等高端创新要素,在九龙山产学研片区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高水平大学;西南向,借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优质资源,创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东西向,依托富士康千亿级企业,围绕高端装备、通信设备制造等领域完善创新产业生态体系。
32.推动建设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
强化深圳市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的辐射带动和创新引领作用,依托九龙山数字城-福民创新园、观澜高新园两大片区,围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五大领域,打造产值超3500亿元的“深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硬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
九龙山数字城-福民创新园。重点发展集成电路、5G通信、新型显示器件、新型元器件、智能硬件等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制造、精密装备制造等智能制造,智能算法与技术、智能装备应用、创意研究等人工智能,石墨烯技术、新型电子材料、科技研发等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智慧医疗服务等生命健康领域。围绕电子信息领域,加强中试检测服务基地、应用场景布局建设,发挥邻近华为优势以及富士康等龙头企业作用,全面优化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生态,打造5G场景应用示范区、广东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围绕人工智能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上的应用,打造深圳智能制造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聚区。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强化与光明科学城+松山湖中子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科研合作,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打造市级新兴产业研发及孵化基地,创建融合现代大学城和国际科技城功能的“现代创新知识城”。
观澜高新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可穿戴医疗设备、生物医学工程、智慧医疗服务、生物医学材料等生命健康,集成电路、5G通信设备和智能硬件等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制造等智能制造领域。生命健康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需要,引进和建设若干关联领域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基地,布局建设若干专业性和综合性小试中试检测服务基地,加强与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联动协同,打造生命健康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高地。
33.高品质建设鹭湖中心
依托观澜高新园、锦绣科学园、银星科技园、鹭湖北部集合城市中心等重点空间载体,以科技文化服务核为重点,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科技文化服务等产业,形成产值超1000亿的“行政+科技+文化+生活”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华润三九、国药致君、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企业和科研机构,重点发展中药、生物药、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华傲数据、宝德计算机、汇川技术、杰普特、三一科技等企业,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以及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领域。依托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重点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加快建设区科技馆、区图书馆等六大公共建筑,将鹭湖中心城打造为辐射深圳北部及周边城市的区域性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及公共服务中心。
34.高水平建设北站新城
发挥深圳北站国家级高铁枢纽和市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依托深圳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研究院(龙华)、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发展智能医疗、智能汽车等人工智能产业,高端软件、区块链、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精准医疗等生物医药产业,金融科技、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产值超2000亿元的“世界级国际会客厅”。加快对接港澳创新资源,打造粤港澳创新创业基地、深港科技合作龙华示范区。重点推进华南物流园一期转型升级项目、国际化12、13、16等街坊开发建设。

专栏4-10:空间优化重大项目
1.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定位为“深圳硬科技产业的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科技场景创新引领示范区、深圳硬科技高端制造的核心基地”,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五大产业,将打造为引领龙华区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世界一流的创新发展区。
2.梅观产业创新走廊:梅观产业创新走廊按照北段、中段、南段进行“一廊三段”定位,即“北段定位为‘深圳智能经济先行’,中段定位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南段定位为‘国际转移转化’”,重点打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前沿产业”的“AI+IBM+X”产业体系,到“十四五”期末建设成为“深港国际科技创新中轴”,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十)加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营造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
35.探索技术攻关新机制
围绕关键技术“卡脖子”领域和重大民生安全保障等领域,建立以问题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按照学科方向梳理整编龙华区高校、科研机构、创新载体、科技型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资源情况,形成重点产业学科方向创新资源大数据,为产学研开展专业学科技术攻关和跨学科联合攻关提供资源引导支持。
36.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
落实全市科技创新条例新规,积极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引入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科研成果评价制度,为科技成果交易估值、作价入股和质押融资提供辅助决策。
37.建立创新创业容错免责机制
争取市级支持,探索在龙华区率先实行政府科技引导基金的容错免责机制。推动龙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及子基金投向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允许一定比例的投资金额失败容错率,着力解决政府性基金不敢投的问题,切实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导作用。
38.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供需对接机制
探索“不见面”引才长效常态工作机制,建立龙华区线上引才云平台,开启高端人才云创活动。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对接的人才引进体系,加强与市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合作,推广使用人才双聘制度。完善人才供需对接机制,优化“智龙华”人才大数据平台,建立科技人才专家库、海外高端人才库和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库。定期开展政策评估工作,引入重点企业专业人才参与政府重大科技战略、科技计划、科技人才、科技项目决策的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推动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从加强市区联动、增强政策供给、强化资金支持、优化空间保障、完善监督评估五个方面提供保障措施。
(一)加强市区联动
与市发改、市工信、市科创等部门建立市区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资源布局,尤其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产业和创新项目。建立市区协作机制,全方位协作推进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开放研发平台、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等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
(二)增强政策供给
争取市政府支持,在市重大改革措施、政策创新等政策上给予高新区重点倾斜、优先保障。争取市政府支持,对标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前海蛇口自贸区,争取相同科技政策突破在北站新城复制,在国家新政策先行先试、境外高端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个税优惠、港澳青年创业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立政策执行跟踪问效机制,有效落实数字经济、5G、区块链等专项产业政策。加大《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修订)》等扶持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优化企业申报流程,提升扶持政策效能。研究制定生命健康、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以及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支持政策。
(三)强化资金支持
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探索在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中增设“科技成果转化扶持”项目,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增设“股权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贷分项资金”项目。推动财政金融互动,扩大龙华区引导基金规模,以参股、合伙等方式与基金管理机构合作,发起设立双创基金、细分领域专项基金等子基金,积极撬动社会资本。探索实施更加高效的专项资金扶持措施,对区内科技创新型企业实行精准扶持。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事前审核、事中抽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科技资金使用合理合法。
(四)优化空间保障
落实市级“两个100平方公里”任务,“十四五”期间确保完成整备及连片改造6.6平方公里,为重大项目培育引进和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提供空间支持。加大《龙华区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产业用地供应政策实施力度,提高产业遴选标准,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建立龙华区重点遴选项目库,保障优质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和供应力度,在北站新城、鹭湖中心城、九龙山数字城等重点片区建设一批创新型产业用房,重点保障初创企业、创新型高成长企业用房需求。
(五)完善监督评估机制
加强与全市科技创新规划、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协同推进,强化对重点任务的统筹分工,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健全科技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为规划的动态调整和顺利实施提供依据;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咨询机构,优化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估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加强制度创新,率先建立完善符合新经济跨界融合特征的、以人为本、包容创新、混业监管的全新审慎监管制度。
 
 

升级VIP查看全文

关于博睿产业研究| 联系电话:0755-28710002 13713772583 | 联系邮箱:286157500@qq.com| 客服QQ:286157500

博睿产业研究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7342粤ICP备2021060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