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隔热防护材料之02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Fiberglas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体介绍如下:
一、定义与组成
玻璃纤维是用熔融玻璃制成的极细的纤维材料,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根据玻璃中碱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无碱玻璃纤维(氧化钠0%~2%,属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玻璃纤维(氧化钠8%~12%,属含硼或不含硼的钠钙硅酸盐玻璃)和高碱玻璃纤维(氧化钠13%以上,属钠钙硅酸盐玻璃)。
二、性能特点
-
绝缘性好:玻璃纤维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是高级的电绝缘材料。
-
耐热性强:玻璃纤维的软化点一般在500~750℃,沸点约1000℃,温度达300℃时对强度无影响。
-
抗腐蚀性好:玻璃纤维耐化学性佳,一般只被浓碱、氢氟酸和浓磷酸腐蚀。
-
机械强度高:玻璃纤维的抗拉强度大,伸长小,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
其他特点:玻璃纤维还具有不燃性、吸水性小、尺度安定性好、加工性好等特点。不过,它也存在性脆、耐磨性较差的缺点。
三、生产工艺
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类:
-
坩埚拉丝法:先把玻璃原料高温熔制成玻璃球,然后将玻璃球二次熔化,高速拉丝制成玻璃纤维原丝。不过,这种工艺有能耗高、成型工艺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等弊端,已基本被大型玻纤生产厂家淘汰。
-
池窑拉丝法:把叶腊石等原料在窑炉中熔制成玻璃溶液,排除气泡后经通路运送至多孔漏板,高速拉制成玻纤原丝。窑炉可以通过多条通路连接上百个漏板同时生产。这种工艺工序简单、节能降耗、成型稳定、效率高,便于大规模全自动化生产,成为目前主流的生产工艺。
四、分类与应用
-
分类:
-
按形态和长度:可分为连续纤维、定长纤维和玻璃棉。
-
按玻璃成分:可分为无碱、耐化学、高碱、中碱、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耐碱(抗碱)玻璃纤维等。
-
按标准级规定:E级玻璃纤维使用最普遍,广泛用于电绝缘材料;S级为特殊纤维。
-
应用:
-
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
-
在建筑领域,玻璃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能够增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
玻璃纤维还可用于制造增强塑料、增强橡胶、防火屏蔽材料等。
综上所述,玻璃纤维以其独特的性能特点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